7月28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李伟向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上看,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围绕中心大局开展工作,审计独特监督作用进一步彰显;推动审计成果权威高效运用,审计监督效能进一步提升。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一年来,审计工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主动服务大局,全面把握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找准找实依法履职与审计监督的结合点,推动审计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如臂使指”。审计工作报告中“财政管理审计”坚持围绕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反映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贯彻落实情况;“重大政策及项目审计”坚持围绕新发展理念,加力推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反映我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相关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情况;“重点民生保障审计”坚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反映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程中,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具体落实效果;“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坚持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反映企业、金融、自然资源资产等4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问题,切实防范化解我省重点领域风险。
二、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化重点领域及重大项目审计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一年来,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及重大项目审计监督,护航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揭示了我省开发区招商引资合同签订及兑现把关不严、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厂房建设管理存在短板等问题;围绕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助力我省产业发展,护航政府投资基金健康运行,揭示了部分基金投资方向与设立初衷不完全相符、基金绩效管理及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围绕推动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揭示了EPC项目建设及决策程序不够完备、招投标管理不够规范、项目设计及评估审核不够严格等问题;围绕促进构建现代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全面提升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揭示了项目申报及工程质量管理还存在短板等问题。
三、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落细,促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今年的预算执行及财政管理审计情况以推动重大战略、重大政策落实落地为抓手,以深化拓展大数据分析方式为手段,以揭示财政运行中的重大风险隐患为着力点,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持续推动全省预算执行审计上下贯通,切实做到“如影随形”。围绕财政资金高效使用,财政管理审计揭示了省级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及绩效管理存在短板弱项,推动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围绕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省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揭示了部分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刚性约束有待提高等问题,推动相关单位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围绕市县财政运行管理审计,揭示了基层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力度不够等问题,切实提升基层财政管理水平。
四、聚焦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在审计监督中践行执审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一年来,审计机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审计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向群众身边延伸,持续加大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推动各项惠民富民利民政策落实落地。如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揭示了部分医院对外合作行为不够规范、医药采购管理还需完善等问题,促进我省医疗保障能力有序提升;围绕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政策落实,揭示了农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耕地保护与利用还有不足、农业产业发展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围绕农田水利等相关资金及项目管理,揭示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布局还需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及项目管护利用存在短板等问题,促进农田水利项目及资金安全运行;围绕赣服通项目建设管理,揭示了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够严格、运营使用机制不够健全、部分资产管理还需加强等问题,促进我省政府信息化管理能力持续优化提升。
五、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开展审计。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遵循,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一年来,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经济运行“探头”作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如审计工作报告在金融企业板块,揭示了银行信贷投放质效有待提升、融资租赁业务经营不够规范等问题,推动我省地方金融机构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在国有企业板块,揭示了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控还不够到位、贸易业务开展不够规范等问题,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板块,揭示了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健全、部分县砂石开采源头管控不到位等问题,推动我省自然资源管理能力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六、充分发挥审计反腐治乱“尖兵”作用,推动权力规范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年来,审计机关紧盯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揭露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不动摇,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持续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切实做到“如雷贯耳”。积极探索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推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积极发挥审计监督在反腐倡廉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监督格局。2024年7月以来,省审计厅共移送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线索80件,其中移送纪检监察机关45件、公安机关7件、相关主管部门28件。
七、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持续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一年来,审计机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审计整改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审计整改成效更加彰显权威高效。全面整改方面,形成问题分送转办、跟踪督促、汇总报告的工作闭环。截至2025年5月,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38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343个,整改率97.32%,较2024年10月20日新增完成整改问题120个,整改率提升8.7个百分点。共整改问题金额196.90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697项,追责问责210人。同时,针对本次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截至2025年5月底,相关部门和单位上缴财政6.88亿元,拨付原滞留财政专项资金4.34亿元,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资金4.12亿元,制定完善制度139项。专项整改方面,组织开展审计整改“起底清零”专项行动,并对部分地区及单位实施审计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有效整改。重点督办方面,会同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对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联合督办,对部分地区及单位开展现场督办,将重大问题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和地方重点督办。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推动问题整改销号,全面整改情况将按规定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